摄影:猫左先生
草还没全绿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小牙签去了一趟乌兰察布。
向野而行,想象中应该是那种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的旅程。
事实证明,是我想象力过于丰富了。
从北京出发,原本4个多小时的车程,硬生生地开了10个多小时。
下午四点了,还在延庆塞着。高速路上表演起步停车,跟拍延时摄影似的。
不过,我们的情绪特别饱满,憋尿憋的。
之所以选择乌兰察布,是奔着乌兰哈达火山群去的。
好多人去乌兰哈达火山群是因为看过中国国家地理那张摄人魂魄的航拍大片。
我则完全是被别人朋友圈发的小视频给撩了:一个平常看着特别小鸟依人的姑娘,在日暮西沉的时候,绕着火山口奔跑。
狂野啊,狂野!
我心飞翔,也想去撒个欢儿跑一圈,于是就怂恿小牙签趁着假期结伴而行。
当然,我怂恿她的理由非常官方:
去一个还没被太多人打卡的小众景点;
这个小众景点还曾被国家地理点名过;
不仅能看到30多座火山星罗密布,还可以大碗喝奶茶,大口吃羊肉。
一听说有好吃的,小牙签立刻欣然接受了我的怂恿。
食运莫测
到达乌兰察布市,已经晚上7点多了。
顾不上去酒店办入住,也没心情欣赏华灯初上,我们直接杀到了当地评分很高的内蒙菜餐馆:映山饭店大汗宫。
根据食客的反馈,去那儿吃饭得赶早,要不然抢不到硬货。
果然,我们连停车场都没进去,只能把车勉强停在外面街上。
店里气氛极其欢乐,一场为包房客人准备的歌舞秀正在上演。
刚巧一桌客人结账离开,我们食运很好,没用等位。
烤羊排,烤羊腿,烤牛排早已售罄。
小牙签虚心求教:“大约几点来能吃到羊排?”
服务员很骄傲地回答:“我们五点十分营业,一开门就来,肯定是什么都能吃上的。”
等菜的功夫,小牙签拎起一直摆在桌上的铁壶给我倒了一杯奶茶,商量道:“咱们明天把行程规划好,争取赶在开门的时候就到。”
我渴死了,把奶茶一饮而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并安慰她说一定会让你吃上羊排的。
这时候负责收拾餐余的阿姨跑过来,盯着桌上的铁壶问:“你们喝啦?”
小牙签笑眯眯地说:“挺好喝的呀。”
阿姨表情复杂,欲说还休,看我们的眼神还带着一丝怜惜。
我察觉到有什么不妥:“难道这不是赠饮?没事,多少钱一壶你记账单上就行。”
阿姨面含愧色道出实情:这是上一桌客人喝剩下的,我刚才忘了拿走。
我思考自己在缅甸旅行的时候,服务员把手指头当搅拌棒杵进去搅合过的橙汁我都喝了,别人喝剩下的奶茶应该不会比那杯橙汁更恶心,于是就宽慰那位阿姨不必放在心上。
阿姨也豪爽,留下茶壶说你们可以继续喝。
乌兰哈达火山群
乌兰哈达火山群实际上距离我们落脚的乌兰察布市还有85公里。
想要看火山日出的游客一般都住在距离火山25公里的白音察干镇。
镇上有些当地居民开的家庭旅馆,有的还打造成蒙古包的样子。
当然,大部分人出于对住宿环境和餐饮服务的考量,还是会舍近求远住在乌兰察布市区。
乌兰哈达火山群其实一直都没有正式对外开放。
事实上,直到年,这里才被火山学界发现。在那之前,只有当地人知道而已。
后来,这里成了越野车爱好者和户外爱好者喜欢挑战的小众路线,汽车论坛里偶尔会看到把四驱车开上火山口的视频。
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几座火山下面也立了告示牌严禁汽车开上火山。
目前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柏油路大部分已经铺好,4号火山那里的游客中心看起来也是建成状态。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一直没有正式开放的时间表。
车子行驶在国道上就能远眺到火山。
虽然一共有30多座,但是实际能够看到的只有6座,可以爬上去的只有3座。
北炼丹炉
沿国道往北开,我们先抵达3号火山。
3号火山在火山群里知名度最高,也叫北炼丹炉。
名字是当地人起的,看航拍片就能理解,俯视角度确实很像炼丹炉。
通往火山的路被铁门和栅栏拦着,车只能停在路边,人得从被掰变形的一处栅栏那儿钻过去。
北炼丹炉是唯一一座修了步道的火山,没什么攀爬难度,几分钟可达火山口。
和4号6号比起来,3号火山的开采程度还不算十分严重,只有西南角近乎被挖空。
没有大规模人为开采了,但是架不住小规模的雁过拔毛。
捡一小块散落在地上的火山石当成纪念品收藏可以理解。
但是有人竟然组团搬矿似的抱着块几十斤的,就不太看得懂了。
说火山石是稀有矿产可以拿去卖钱吧,但是不论车往外运,也真的赚不到什么。
说是要摆家里收藏吧,那么大一块,还得专门腾出一张大桌子。
反正这些人有把子力气是可以确定的。
站在火山口,可以远远看到4号和5号火山。
几条以前留下的车辙印一直延伸到火山口内穹丘,很多人围在那里,大概是讨论一万年前火山喷发时的样子吧。
黑脑包
4号火山昵称黑脑包。脑包是敖包的音译。
蒙古人在草原上用石头或土垒出山形,称为敖包,用来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因为4号火山顶上有大大小小好几座用黑色火山石垒砌的敖包,所以因此得名。
4号的开采程度目测比3号严重,半边山体几乎都被掏空了。
游客中心就建在4号火山脚下,目前只有停车场可以使用,其它设施都是封闭状态。
我的朋友小牙签一直都是一个有情绪就要释放的姑娘,所以刚从3号火山下来,她就表达了自己对游客中心卫生间的向往之情。
我记得当时几辆车同时停在停车场,好几个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卫生间,小牙签也在其中,但是没几分钟他们又都步履蹒跚的回来了。
所以还是衷心希望景区早日开放吧。因为这片土地和山林或者盘山公路不一样,实在是宽广辽阔一览无余,不太适合释放情绪。
和北炼丹炉相比,黑脑包的攀爬难度直线上升,得自己寻找下脚的地方。
半山腰悬挂着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的牌子。
站在火山口,能看到远处的3号火山。
几个小孩在放风筝,跑啊跑的,最后那只颜色艳丽的沙燕儿(风筝名)竟然真的飞上了天空。
中炼丹炉
5号火山是几座火山里保存最完整的,也叫中炼丹炉。
路边停了几十辆车子,告示牌下面聚着几个提供骑马项目的牧民。
好多人站在山脚下观望。有个当爹的明确表示:我自己能上去也能下来,抱着娃我可就不敢保证就走下来还是滚下来了。
确实,这座火山既没有步道,也没有那种可以踩踏的火山石,整条山路都是细小颗粒的碎石子,找块板子都能直接玩滑沙了。
然而站在攀爬难度10颗星的中炼丹炉火山口极目远眺,看到的风景之美也是10颗星。
6号火山满目疮痍。
紧挨着6号火山的七八号火山也叫尖山,没有火山坑,远看,特像两粒爆起的青春痘。
南炼丹炉
6号火山南炼丹炉是被开采得最面目全非的一座,除了火山口,四周基本上已经被掏空了。
没法爬,只能开车绕山一圈。
白天不懂夜的黑
结束喝风吃土的火山之行,我们的车子在傍晚5点09分,准时停在了映山饭店大汗宫停车场。
作为吃货,我觉得我们都是十分合格的。
烤羊排、手把肉、莜面、酸奶、炸奶酪......点菜的时候恨不得自己长着8个胃。
被大肉填充得十分高涨的情绪,刚进酒店就低落下来了。
整个酒店陷入一片漆黑,只有放在前台的手电筒射出一束刺眼的光。
“停电了,正在抢修,请您放心一定能来电......”
前台语气笃定地和裹着一身土的客人们解释。
我和小牙签重新回到车里,内蒙古的夜晚气温很低,大部分住客不是呆在自己的车里,就是挤在酒店大堂。
大家都在衷心盼望着光明的降临,然而当小牙签用手机KTV唱到第十首歌时,前台终于在众人的逼问下承认:“今晚是不可能来电了,水也停了,大家可以退房。”
我想象了一下在接近深夜10点时,带着一身火山灰、汗水和防晒霜混合而成的污渍,满街找酒店的狼狈,然后有些迟疑地看看小牙签。
我的朋友搓了一下胳膊上的泥,叹了口气,对我说:忍一晚吧。
那晚,睡着之前,小牙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写游记的话,一定要说一下这家酒店的名字。
好哒,这家酒店的名字是:白泉山庄。
+